Skip to content

伟人不神秘——读《苦难辉煌》有感

2015-03-01 · 845字 · 3分钟

早就在书桌上看见了父亲的大部头——《苦难辉煌》。我一直没翻开过,总以为是什么“方针、政策”等等大道理。直到有一天偶尔浏览了一下封面的文字,立马爱不释手。

全篇叙述中共建党、建军、长征一路走来的历史,按时间发展为主线,同时也围绕名人展开介绍事迹。对待历史不含糊,一件小事牵扯大量资料,内容翔实可靠,立足客观公正,加之富有艺术性的流畅语言,促使我一步步往下读。

在对历史人物事迹的叙述和评价中,我印象最深的便在于伟人那种高高在上的典范形象,不再雕塑一般挺挺地立着,而是脱下那神秘的面纱,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红歌里这么唱着。果真如此吗?毛泽东自己在八大上曾总结过,“我还是打过几次败仗的。”他举了四个例子,其中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一渡赤水后,红军希望在川西建立根据地,结果受到刘湘的川军猛烈抵抗,二渡赤水后大胜吴师,中央又希望在黔北打开局面。黔军又一次重创了轻敌的红军,将其逼向滇境。

在红军长时间脱离根据地作战,周围又遭国军重兵包围的危急时刻,中央领导人也无法冷静。毛泽东刚掌军权,遭林彪怀疑,为彭德怀几十年冤案埋下伏笔。向来敦厚平和的朱老总也发起脾气来,从来任劳任怨的周恩来也喊起艰苦来,彭德怀气得骂娘,林彪掀掉了饭桌……伟人们的喜怒哀乐就从最艰苦的长征时期一点点透射出来。

毛泽东也会犯错,“但毛泽东这个人厉害就在于他不二过。”

刚投身革命的毛泽东最崇拜梁康等人,他甚至分不清孙中山和他们的区别,还主张和平过渡政权,反对流血革命,直到“四·一二”。他没有错下去,开始领导军队起义。

到了他领导秋收起义队伍攻打长沙,他仍天真地相信工人武装进攻大城市,照搬苏联那一套,失败了。但是他没有错下去,而是带着队伍上井冈山,搞他那一套“农村包围城市”。

他也并非一帆风顺。受王明左倾影响,成功粉碎了一二,三次围剿的毛泽东,居然之后就被逐出了决策圈,苏联归来的高材生们,看不起他这套土生土长的理论。

伟人的地位并非一开始就受到确定,历史造就了毛,并不因为他是天上下凡的神,而是相比其他人而言,毛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来到了转折点,挥舞着革命的旗帜。

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写史要负责任,读史更要冷静分析。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知晓所发生的事,而不要陷入对伟人的幻象与盲目崇拜中。

伟人也是凡人演变的,伟人不神秘。

返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风沐面,若水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