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关于大学生群体的颓与浪

2017-05-07 · 1280字 · 5分钟

[我发现遐 5 的主题渐渐清晰了,它不是要把我过去失去的灵感找回来,而是怎样把握当下——从高中到大学的思维与生活转型之探讨反思,事实上,每本遐思都是着眼当时]

一、颓与浪的区别

张生和我说,颓是彻底的,表里如一的颓,过程与结果都颓,而浪更像是一个高手剑走偏锋、略带离经叛道的作风,表面看起来不务正业,但内容实质却高高昂起,结果也令人眼羡。

取此种意思,浪是一种潇洒的理想状态,无怪乎人人追求(不管是否付出了实际行动,我任想每个人都会向的)然而放眼视之,有几人浪有几人颓呢?那些效仿浪的人,恐怕只让颓在心中播了种。这种堪称当代东施效颦的事例,恐怕连其中的西施都是臆想出来的。

我想浪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那些拙劣模仿者的头脑中,即便是被模仿者视为楷模的“浪人”,自己也必不是那么想的。因为他并不是追求浪而成为浪,而是追求他心中忠实昂起的目标而在作风上流露出浪的痕迹。叔本华说:“智者为了目的而活,并非手段。”而颓人连为手段而活的庸人都算不上,因为浪根本不是手段。

抑或这样说,颓人并未认清浪之本质,只是片面的模仿其颓唐之外表,结果表里如表,而浪人是表里如里的。更极端的说,浪这个概念不过是颓人用以自慰的词罢了(并的确在生活中用“浪”代替“颓”以缓和内疚感是该词最常见的意义)

一言蔽之,浪就是被虚荣裹成的颓废,是颓人爱慕的虚荣。它属于卑劣事物为谋求名声而臆造的“本质是卑劣的却希冀能与高尚事物媲美”的“高尚”偶像。是魔鬼向天堂投放的傀儡,其用目的不是天堂而直指地面,它诱惑人们恶也能成为高尚。这种高尚偶像最适合吸引无主见的人们以扩充魔鬼的队列。

二、颓之起因

大学生群体生活上的共性便是学习,因而生活上的颓因只能从课余生活中寻找。

青年蓬勃着青春的欲望和力量,因而决不缺乏价值感和时间感,而这两种感觉直接造成的思维矛盾是:究竟是把大块时间用来做一两件事还是做很多事?如果是前者,我们会觉得乏味,如果是后者,我们会觉得时间分散了事情做不深。对于小块时间,究竟是用来工作还是玩乐?为此我们常常陷入与道德上“善小不为恶小为之”相似的境地,最终的结果就是,小块时间付予了玩乐,大块时间被玩乐切割成了小块时间而小块时间继续适用于玩乐,末了终日玩乐。

在一天的大部时间不务正业之后,即便在余下时间内工作也难以消弭早先积累的负罪感,就像一个穷途末路的悍匪会拼死顽抗一样,小小的善举无法改变它的形象从而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这种“悍匪思维”愈发警醒我们,我们要为自己劳逸结合的生活有一个定量的判断,使它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尺度,不让劳显得乏味也不让逸感到负罪。

同样善小不为,恶小为之”的思维也要克服(这显然有深层的心理学原因,尽管这违反了理性原则,但人们对小恶之反感确实没有小善之喜爱强烈,准确说是无感的,相较于人们付出的努力而言)在小善小恶面前,人们的感觉主要来源于它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其行为的结果,直到这行为累积充分时,人们通过衡量付出与回报(可以为负)的比,才会有一个完整的感觉——这种机制也正是大多数人后悔的原因。理解了这点,时刻保持着反思的头脑状态尤为重要,因为过去才能成为现在的指导,从现在的幻象出解脱出来。

我想这恰能解释叔本华之所谓“我们不应追求快乐而应极力避免痛苦”,因为现时总是迷惑我们追寻快乐,而对过去的深刻反思告诉我们那些快乐都是虚伪的,痛苦才是真实的,因此用过去指导现在,结论便是避免痛苦,反过来说,得出这样的结论必然采用了过去指导现在的方法。

返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风沐面,若水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