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其地位和责任都很大。他像一只喇叭,吧吧地不停向学生广播,这相当费劲。从语言角度看,这是独白(中国学生普遍拘谨,听课时不会发声也不敢打断老师——尤其有陌生人的大课堂上),哪怕演讲还有掌声,单口相声还有喝彩,所以说“广播式”教学真的吃力不讨好,久而久之就成了例行公事”。
反过来,学生也不舒服,他们会觉得老师自顾自讲,进度忽快忽慢,慢了会心急,然后浮躁地刷刷手机走走神,快了也心急,然后沮丧地刷刷手机走走神。一节课学生跟着老师节奏走其实相当难得,彼此不通气,除非心有灵犀。
因而,传统课堂的矛盾在于师生地位的差别。这种“倾泻”式的结构,老师提着水倒给学生,不分说,老师肯定得准备充分,有水才能倒,但对于学生而言,似乎只要捎带只桶过来接就行了。现实也是如此,老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背板,以便临场不致课前忘板冷场拖沓时间(至于如今老师过分依赖 PPT, 光念不写,只能说教师精神衰退啊). 而学生尽管知道预习之重要,但对于将来课堂上会再现的知识,并不情愿事倍功半。课前师生付出的不对称在课后恰好相反。课一上完,老师一了百了,而学生则需耗费大量时间消化这些知识。
授业和学习都要耗费大量时间,这天经地义。但有没有办法能分摊老师和学生压力,使之均匀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呢?因为我觉得,传统的集中教学并不轻松——人的注意力天生不能长久集中,因而甚至可以说它违背了天性。同时学生感觉自己在费力地追赶老师,而不是在追求知识。
于是讨论班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更依赖师生的自觉而非制度。制度是为了使人们保持一致,而讨论班正抓住了使人们彼此一致的根本——对话。老师要教什么,学生想学什么,都能通过对话便捷地统一起来。而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对话。同为初学者的对话,能够深入细节,照顾到彼此的盲区,澄清彼此的误解,与老师则不易产生这种互动,而且交流表达本身就是把学到的内容不断化成语言,会越说越熟,越说越活,知识也越发巩固。学习艰深的知识缺乏动力,也会改善,因为对话的动力会推你向前。
我设想讨论班的模式如下:
- 课前:老师布置任务,学生预习
- 课内:老师主持热场,话题打开学生自由讨论。随后老师远处旁听,可以不时提醒。话题冷却后,看书学习或老师总结或下课。
很显然,这样的话,老师不必准备繁杂的讲稿和板书,而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压力也被分到了课外。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聚在一起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如果没有交谈,不如独自上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