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挡路者

2016-10-15 · 1287字 · 5分钟

年轻的叛逆者,不会毫无缘由的叛逆。总是因为一个挡路者、阻挠者,或真实存在着,但多半是他们臆想后变得正式化。

我说臆想,并不是胡诌。挡路者的存在着实依赖于叛逆者的想法。就以真实生活中的挡路物而言,如果没有路,挡路物也就不复存在,抑或,(有办法避免的)一块小石子可能挡住了蚂蚁,但挡不住你。一块区石可能挡住了你,但挡不住蚂蚁。只有你撞上了,这挡路物才获得了挡路的性质。类似的,导致叛逆者撞上挡路者的,不是别的,正是叛逆者的思想。

我使用了挡路者这个字眼,暗含了挡路的是人或至少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事物。同样是被困住,一堵墙的压迫感显然没有一个看守大。因为你知道后者是针对你的。当你要策划逃离时,墙虽死但它没有作为,看守虽没墙固但他在你算计的同时算计着你,想到此,挡路者的面目便更为可憎起来。

想象你在一个半封闭的空间中,封闭的一侧是墙。你想走出去,显然不会向着墙走。但即便你向开放的一侧走去,没走多久就出现一道激光将你拦住,你换了好几个方向,都发生了同样的事。但每当你一走开,激光就消失了。很明显,我们都会认为激光是针对你的。在反复的互动下,你对这束激光(或其所代表的那个操纵者)产生了愈来愈大的敌意。并且极为显然的一点是,你都不会怪罪那堵墙——尽管它也作为困住你的一员,但似乎它不是“故意的”,这点使它在你心中的厌恶度并不高。[注意,你不厌恶墙不是因为墙没有不利于你,而是你认为它“不是故意的”。但我们现在要谈论的不是这个。]

因而,对挡路者的判断以及厌恶程度的评价都直接来源于“故意性”(准确言之是被挡者对挡路者“故意度”的判断)这一判断完全是主观的,因而它产生差错的几率极大。

「如果故意度仅客观引起,那自然是公正间接的」的。但事实却是它会随厌恶的加深而变得更易变动。以致在某些特殊状况下,循环 c 甚至出现自激。

我不打算继续这抽象的描绘(只是因为它便于说理)[教学与学习乃至一切试图改变人们思维的活动,都需要不断援引丰富的实例使之更有效][也许既知者会厌倦那些反复的申说,但表述不同的新鲜对初学者是巨大的帮助。]

写这篇的原意不是像一中的唠叨,只是因为昨天恰好遇上一事,便整合而言。

某人和我说了一些牢骚之词,作为局外人,我在反对她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类似之处。

一中说到,叛逆者的思想促使了叛逆者与挡路者的碰撞。具体而言就是青春的个性觉醒和张狂。(我仅就最常见的青春叛逆者而言)现状是它远远低于我们的期望,是我们在许愿的同时感受到莫大的阻挠。

于是乎我们要将一种无形的阻挠力量物化,以便于我们与它的对抗(正如我们所有正面的感情一样)这时,任何足以触动你敏感视网的事物都足以使你的反抗聚焦。

因此,此人即已被你符号化了,在时间的终游,你会发现过去是如此不真实,你甚至会觉得可笑,因为你认识到自己的误与荒谬,你所反对的,不过又是一个符号罢了。

[人们要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要有打破规则的能力。当然,抛开前者谈论后者,是可笑至极的。]

以下是本文的初衷,惜哉延至一月之后。

初入大学时,向学长咨询高深学习,被叱“可笑”,心甚郁闷,反思之。

忽发现自己也曾在优于别人之处倚而自恃,不近人情。以一种先到者、高居者的姿态不屑后生,我又联想到林语堂先生曾提到的国民七种下劣心态的作祟。我决心放下这张丑恶的面态,鼓励任何天真的想法,却不带上“倚老卖老”对天真的“嘲笑”式的歧见,依我看来,这些人的心已袭染上一层厚重的油腻与盐渍,这些油渍反照出他们自身的悲哀。式的与盐渍

「时已久矣,批判之辞,怨愤之情谈却,不得已而留白。」

返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风沐面,若水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