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认识世界?
我的答案是为了生存。
什么是认识世界?
我的答案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一种内在模型化也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其实是我们构造模型的过程。
什么阻碍着我们的认识?
我的答案是:最根本的阻碍来自于认识本身。也就是说认识的本身一出生,就宣告了它的终结。这是一个内禀的缺陷。
认识活动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这一矛盾。唯有区分了认识主体与客体,认识才得以进行。接下来你会发现,正是这种区分,宣告着真正完整全面的认识的不可能。
最初,一个生命体若想实现它的生存,就必须与外界相隔。这种相隔,便是区分我与非我、自己与异己所迈出的第一步,唯有塑造了自我,形成自我的“意识”,机体才能更好地服从并服务于自我。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集聚,是物质、能量、信息在特定的时空中的集聚,实现了这种集聚,要素才能更好地联系并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完成系统(生命体)的功能。
然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又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外界完全阻隔的孤立系统,永远不可避免的走向混乱,因而我们生命体,若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维持自己的低熵,也就是说,必须与外界发生联系,不时地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这便是第二组矛盾,维持自我与孤立自我的矛盾。因而自我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我,绝对意味着孤立。
而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过程,其中就包含了认识过程。由于认识不过是生存的一部分,因而自我与非我这一对矛盾相应的被继承为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因此就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认识的过程,是一种主客体的交互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有所依赖才得以实现的。我们借助电子,观察各种事物,本身就已经失去了认识电子的能力。把认识对象指向自身,往往产生难以预料的结果。这是“有所凭借”的囿限。
另一方面,我们认识的行为,本身就已影响到了认识对象,进而影响到我们认识活动的准确、完整性。以往的认识活动,我们都忽略了这种干扰,也没有什么大碍,误差在我们毫无查觉的范围内变动,认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然而,如今的认识活动,受主体本身发出、施加的认识行为的干扰越来越显著,我们逐渐发觉,这种由认识活动本身带来的,不可避免误差,正是我们认识活动的一种内禀缺陷,它就像一块胎记,出生便嵌在我们的身上,是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正是这不完美,才让我们得以存在。
或许到最后,只有改变自己对完美的认识,才能坦然的面对我们认识过程的不完美,而这不完美不只存在于认识,我们身边到处是不完美,是不完美赋予了这世界以生命,
[完全客观独立的认识是不存在的,我们必须考虑加入我们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以期获得更完整却永不可能达到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