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言的使用者,我深刻地感觉到我的语言能力正在退化,正如我喝一口充满漂白味的水便知道这水质的恶劣一样,我每当我提笔或打字时,我就能感到我的语言十分贫乏、矫揉造作、充斥着异体结构,与我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如此的龃龉,好像被人用石子硌出一道道的印来,思维在上行车颠簸。不知怎始不知怎终,不知如何平稳柔顺的过渡,不知如何简单清楚的表意。
这种难受的感觉无不与我们阅读的大环境相关。碎片化、弱智化、刺激化的文字遍入眼帘,处在这种境地下久了,心会发生变化,它不再能平静地阅读,因为视线无法像水一样连贯的流淌,而是不住的跳跃,因为垃圾堆里没有财富,只能把你引向污秽。阅读的习惯因此影响了思维的习惯,我们难以连贯地思维,因为耐心的衰退。阅读的材料决定了我们表达的材料。我们的表达越来越倾向于离散的观点并被千篇一律的公式组织起来。我们不是受到了限制,而是我们的表达方式贫瘠使得我们无路可走。
人是有表达欲的,特别有对恰当表述强烈欲望。当我贴切的抒发内心,会感到无比舒畅,就好像找到了连结想法和语言的最短路径,流利而自如。
就让我来总结一下我的观察。在语言中,名词和动词是两大核心。其中,名词是骨架、动词是灵魂。名词确定了主客对象而动词则是关联它们的纽带,从这层意义上说,动词较名词更难把握,并更有生命力。如何引导有效的阅读,这个问题与动词的使用更为密切。我们把语流比作真实的水流,名词是石头而动词是水,名词会拖住人们的注意,是视线的焦点,提供概念和要素,而动词则推动人的注意,像线一样,是语气行进的动力和脉络。在如今的语流中,人们贪恋新鲜的名词,并雕砌妖艳的形容词,这使得名词性结构异常臃肿;另一方面,孱弱劣质的动词(譬如抽象化动词做、进行,形容词动词化如污名化等等)又无力推动语流发展,语言便变得臃肿枯燥。究其原因,是因为名词性结构容易移植,它被人们广泛的引入各种语境,但每进入一个新的语境,便需要重新设计与其搭配的动词结构,才能使得名词能融入语流。不过庸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实体(entity-centered)。
试看当下一些民谣的歌词,真如传统民谣那样朗朗上口吗?他们胡乱地选用看似精深的意象却无法选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缺乏形象动词一气勾连,这就是你看见的“堆砌”。我想韩愈的古文运动在这一点上与我心性相通吧。
纠正的方法,绝不是说要尽去浮华之辞,而要看文实之合,即事实是否真得能支撑住这种褒扬。为皇宫作赋,穷浮华之辞,理所应当,但要是用来写茅屋,那恐怕茅屋都要被压垮。因而我们还是要看,动词是否足够丰富足够活力以推动庞大的名词,用刷牙杯盛名茶显然是暴殄天物,搭配不当,再高贵的事物也会掉价。因而对名词的使用,同时要考虑搭配的动词,至少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后者。正如移栽一棵树须考虑周边的土壤,我们必须更倾向于以关系为本的态度(relation-centered)。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