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三四五

2025-01-02 · 858字 · 3分钟

爱恨是无法分离的。每一份付出就对应一份对回报的期待,而每一份收获也都暗暗与那期待相比,这其中总有参差。每一份参差又对应一份不满的压抑。因此不是爱或恨,也不是过去是爱现在是恨,而是爱本身就蕴藏着恨,有回应的便是爱,无回应的便是恨。人,作为精神装置就是这样矛盾。

后现代就像闪电撕破宁静的夜,刹那间暴露出脚下不过是一片荒原。闪电刺醒闪电,雷声惊醒雷声。你永远可以怀疑对方是否真诚,你永远可以怀疑在矛盾间行走的那个装置其实根本倒向一侧,可这种怀疑本身也出于你这样一个矛盾着的装置,这判断也取决于你是否已经倒向其中一侧。可是我究竟应该如何界定爱还是恨?究竟应该如何抉择是继续还是停止?在言语中打转似乎没有尽头,它只是不断的重现能指网络的根本矛盾,这矛盾就是差异性本身,就是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语言的僵局恐怕只有行动才能破解。可行动的勇气又被海量的猜忌扑灭,你不明智、你没带脑子、你被榨干了、你被骗了,于是我们大概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智识与浅尝辄止的勇气。

无论对待旁人多么游刃有余,对待最亲密的人却总会手足无措,因为它照见了主体内在的他者,那个你认同的却与你不同的他者。你爱他正因为你与他不同却又认同他,你恨他正因为你认同他但他却与你不同。爱就是这场不可能的运动,而恨就是这场运动的不可能。于是自恋与侵凌被同时激起,撕裂着主体。此所谓相爱相杀。

没有矛盾的亲密关系是不可想的,我们所能想的是这矛盾是否还算属于亲密关系。因此分手并不是把矛盾从亲密关系中排除(我与你的矛盾并不是维持亲密关系的状态下排除的),而是把亲密关系从矛盾中排除了(通过取消我与你的亲密关系取消我们之间的矛盾,或者说这矛盾再也不重要了,释然了)。

所以,不要草率的作出任何结论,不要刻意表现得轻松无谓,你只是现在更认同一个坚强的我,胜过当初那个热忱的我。可那奋不顾身的和现在形同陌路的都是你,因为你从一开始就这样分裂着。你现在多么若无其事,你将来就会多么反复内疚,它没有离开只是被压抑起来,等待你还他公正的结果。时过境迁你终于坦然承认,但往者不可谏,只能将那份愧疚抵还给来者,而来者未尝了解这段前缘,于是在龃龉的默契中,又一段误认的爱情开始了。可误认不正是爱情的本质吗?这才是它最不可能的可爱,最可爱的不可能。

返回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3.3.2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风沐面,若水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