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0-02-29 · 582字 · 2分钟

我现在深切的觉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是学好马原毛概党课就能获得的,没有哪一种坚定的世界观是可以通过灌输获得的(如果有就是通常说的洗脑吧)作为一种世界观,他是通过实践和体验养成的。实践和体验什么?反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材料在哪儿?便是历史。而历史材料不能完整地包含于教材之中,对他的学习也无法局限于教科书。进一步的,马克思主义是理性总结的科学,却不能单凭理性就能学到,因为他的根基,那些唯物史的材料,是需要有一颗悲悯恻隐是非善恶之心才能读懂的,这是读一切史书的前提,是超出理性直指心底的切身体验,是古今共鸣的体验。文字传达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是文字的创举,也是史书的意义。因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确有哲学的门槛,特别是西方哲学思辨的门槛,可他的源泉是朴素的,是雅俗共赏的,是存在于每颗良心之中的,正如辩证法早就存在于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中。所以学马克思,远不是把联系矛盾否定之否定倒背如流就能学到的(那样最多只能学到黑格尔)。这样对某些人来说,学马克思的门槛的确提高了,因为他不是坚持应试教育基本精神就能学到的,但反过来对绝大多数脚踏实地的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变得更加亲切友善了(这也正所谓马克思的哲学是劳苦大众的哲学)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中国化的,关键在于怎么让他说中国话讲中国故事,并且在教学中淡化他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让中国学生认识到这种外来哲学的隔阂从历史材料渊源来说,是不存在的。毕竟理性只能说服人们相信推理,而那个大前提,那个公理,则是需要通过读史激发的感情来信仰。

返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风沐面,若水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