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Kenneth Gergen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作品《社会建构论导论》。
释读
用主体间话语来替代实体(即主体内在的意义)。对主体性本身、主体间性、他者性没有反思。认为世界本身有某种功能性结构,只是人类话语和知识的把握永远会失真。需要用关系性来把握,即涌现的轮廓(emerging contour)来把握而非直接切入。
认为第一人称心理现实也是一种社会建构产物,因此实证主义的科学话语,即感性经验的第一人称报告,逻辑明证性的直接把握、底层根据就丧失了。
场域论:1。宇宙。底层一致的实证主义宇宙。
本体论:1。关系。取消实体,采用关系来二阶的把握,本身还是实证主义。关系主义,去结点化,去实体化,去中心化。
认识论:2。知识与价值的对立。前者必须通过关系性来勾勒,用开放的对话来维持其真实,否则会失真,而后者则是超认识论的预设价值,不需要关系性来勾勒的。这些未曾反思的价值是一种平等主义幻想,例如平等、开放、包容、反对一元论化、二元对立、总体主义。
目的论:4。核心信念的毁灭。世界并没有什么终极目的。因为包括人的心理体验、自我认同、意识的同一性、时空感受这些,都不过是偶然的社会文化和群体语言活动建构起来的第一人称幻觉。最真实、内在的第一人称体验,也不过是外部炮制的廉价幻觉。
目的论部分照抄其知乎上同名文章,视频中未提及。
批判
此人根本不懂哲学,以最庸俗的方式消解掉实证主义。它根本不懂经验主义是一种观念论,观念论的整个环节,尤其是辩证法环节。典型的学阀,把心理学做成宏大叙事鸡汤,贩卖危机焦虑和治疗解药的生意人。
不是从知识真理的角度设立相对主义,而是从体验的可能性角度设立相对主义,即体验描述维度上的平等主义(相对主义)。这种可能性即我们可能用语言建构另外一种不一样的世界,但没有意识到语言本身就是结构出来的。建构主义的庸俗之处在于它始终认为有主动的建构者、建构活动,把不可认识的原材料建构成来认识内容。对于结构主义而言,不存在结构者和结构过程,或者说结构本身就是结构者、结构过程,否则就会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自我循环的结余——即结构者是如何被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