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4-3-1 情绪主义(Emotionism)

2024-08-23 · 2449字 · 9分钟

链接

题解:“情商”、”情绪管理”、”做人嘛开心最重要”背后的意识形态

注意区分情绪主义与其他两个词情感主义(Emotionalism)与情绪论(Emotivism),后两者都是分析哲学中探讨的“元伦理学”范畴(伦理学背后的伦理规范性由情绪主导)也是前反思的。

释读

场域论:1。世界。由学术共同体主导的“客观中立”视角下的世界。

本体论:4。不反思。

认识论:3。情绪(第一人称体验)。心情是滤镜,透过滤镜调和了自然(无序)与人文(有序)的对立,通过设定一种有序性来整合无序性。

目的论:1。情绪的稳定。安宁、开心、积极、乐观,反之是不稳定。

但根据后面的讨论,这里的目的论应该是强调一致性,也就是用日常语词符号化各种复杂体验。因此消极情绪也应该是词汇表中的一部分,也是为了营造稳定的情绪体验服务的,说反之不稳定是不对的。

批判

前反思的、前心灵病理学的(psychopathological)。

中等发达城市不算有钱但生活安逸的人。本体论上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无所谓,也会想象某种神秘的东西,有一点点渴望想去解释这个世界,追星、信星座,所以认识论是 3,崇拜可以立即验证的理论比如心理学,因为是第一人称体验。

在精神分析里,情绪是混乱模糊、可疑、并非合法的概念,是意识形态。内在的第一人称体验非常复杂,不能被简单的情绪概念(如开心)所描述。情绪主义暗含着每个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被横切,切面可以被世俗的颜色表、语料库刻画,从而判断出这一瞬间自己是好(开心)还是坏(沮丧)……这在精神分析来看完全非法,都是用庸俗的言词切割你的第一人称意识状态。

蹩脚心理习惯、教条:识别心情好坏并“控制情绪”。可是你本来就在情绪里面,你如何控制?情绪控制默认我可以和我的情绪拉开距离,我另外有个不受情绪控制的好坏标准,在感性情绪之下有一种更高级的理性情绪,可以分析出当下状态是好是坏,即所谓“情商”,非常愚蠢,本质是意识形态。此外拉开距离意味着可以不受影响,不受影响就意味着控制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情绪控制这个概念本身是自我取消的。

情绪主义(如色彩心理学)热衷于日常语言的实体化,把心理状态、心情比喻为所谓的内在氛围、底色。它把所有的反常看成情绪的失调、失衡,因而情绪主义无法理解心理病理学(如神经症、精神病)。只是日常心理学,永远在讨论动机、性格、习惯、力量,当然核心的是情绪,培养在现代职场的抗压力/扛压力。

情绪主义者对自己的内在世界的把握是一维的,像颜色一样罗列切换。所谓“情商”高就是能在对话、交际、消费中洞察情绪并找到最优解(利己利人、抵御冒犯、化解冲突矛盾),最大化长远利益。

情绪主义计划性很弱,用感性形容词把握内心、外部局面/情形,往往是颜色、味觉,导向苦乐二元论。流俗的文化会引入新的维度如可甜可咸、可御可萝,背后的支撑都是情绪主义。

情绪的确认是迟滞的自我镜象的定格状态,再援引符号系统综合成日常语词,是回溯性建构的。判断自己先前的情绪其实是文学性的,是我以作者的身份(以大他者的视角)切入想象主角(过去的我)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例如上厕所时突然有人闯进来,你会回溯性的认为当时情绪应当焦急、生气、难过,但这些都是大他者视线下的反应【在符号系统律令的注视下被主体符号化的反应】。而在回溯性的建构起具体的情绪描述以前,真正的第一人称意识状态是语词的网扑面而来的模糊混乱——创伤性事件使主体失去符号系统的位置(反常、失常)、感到符号系统的不一致性(负罪),而符号系统的律令要求它必须将这一事件符号化、整合进符号系统以维持其一致性。但这种创伤性事件又无法通过单纯的日常语词注册进符号系统,在这符号化律令的冲动与符号化失败的压抑之间产生的一种张力,通常被形容为沮丧、失落,但这种沮丧是动态的、结构性的、非常复杂的。

可以说,主体每时每刻都在经历不一致性,并将这种不一致性通过能指缝合为一致的内在体验。只不过创伤性事件因其缝合的冲动与压抑的延宕将被隐藏的不一致性与缝合的结构和运动最明白的暴露出来,故举此例。

文学家能利用日常语言间的冲突、缝隙把沮丧的内在结构以比喻形式呈现。普通人能体验到不同的沮丧,但被一扑而上的符号网掩盖了,外表看都叫“沮丧”,内在结构却不尽相同。大部分人没有能力掀开这层膜,甚至都不知道膜的存在。

因此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不能笼统的说某个情绪状态,比如表面上是开心,内在却有多种可能:病理性的、压抑的、代偿性的。精神分析会剖析纵向结构,而不会横切一刀(横切一刀还要看刀怎样,有可能刀刃是奇形怪状的,切出来也是奇形怪状的)。精神分析是把一团乱麻梳理开来,而情绪主义就是切一刀看横截面,然后按横截面纹理分类。

情绪主义还预设了第一人称报告不说谎,我不会骗自己。但对精神分析中的癔症而言,其第一人称言词和自己的真相完全不同。

现代人的情绪本身是一种内在的压抑机制、意识形态,内在于我们日常语用实践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不开心看电视听到里面的笑声罐头会开心,背后就是这个机制在运作:内在压抑判断有没有足够充分的要素,满足了你就应该开心、大脑里就该释放一些舒缓性的神经递质。可以说情绪是现代人标配的神经症(只要外在要素和内在要素都满足就会触发)、是一种刻奇。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是个机器,你的神经系统自动的强迫自己开心,还强行让那层膜盖上来了,强行铺设一个判断:“开心”,甚至调用第一人称内听觉说:“我好开心”。这个东西是不受你控制自动运行的,是一种无意识,哪怕你体验到了也是每个瞬间在它监察状态下体验到的。因此在精神分析看来,情绪本身是一种神经症,所以不认同有情绪这个东西,本身是病理学的机制。

只要在语言里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这种异化。但在当代社会广告商、文化商人、文化产品、各种消费环节、日常交往礼仪统统都在加剧这种一维化、单色化的异化。比如看影视剧,其中钱、美色、痛苦、 冒险按某个顺序依次出现,最后就会有圆满结局(套路化、公式化作品,如好莱坞电影、近年春晚小品)。浸淫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动态的、结构化的过程就会在无意识中凝结成格式塔(比如电影一定要混入狗血桃色剧情)。人活在单调的格式塔中,活在一种不停被肯定、不停体验到确定状态的一种生存模式中,整个爱欲被意识形态结构所刻画支配的,即马尔杜赛笔下《单向度的人》。

每一部电影,就是在规训你一种新的开心或者伤心的方法。看电影如果不反思,这些东西就沉淀到脑子里去了。比如葬礼上那几个要素齐全了,背后大他者就告诉你该哭了。我们对于什么是哭的体验、痛苦的体验都是借由这样的拓扑学结构的运动模式来回溯性的建构,反过来我们要想什么是痛苦,痛苦在这个拓扑学结构里占什么位置,不同的通路结构了不同的痛苦,所以也不能把痛苦本身当成实体性的东西。

把主义主义生搬硬套到别人身上,本质上也是把它当成单色幻灯片。关键在于把握它的结构、分析方法,而不是用它去说服、规训别人。

返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风沐面,若水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