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笛卡尔:“Cogito ergo sum…” 中二:“Ego sum te peto et uidere queo!”
代表人物:被误解的笛卡尔,波墨
释读
场域论:1。宇宙。世界的统一秩序即精神维度。
本体论:3。至高存在(Being)与杂多存在(beings)的对立被精神调和。至高存在与精神短路。每个杂多存在都围绕着精神这个中心分有至高存在的一部分。一切都是精神所造。如果这个精神充满场域、以集体伦理、语言为载体,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如果它收缩到个体心灵、以孤绝的绝对真诚的自我意识为载体,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根据 1-3-1-4 开篇补充。
认识论:1。心灵。我具体体验的、感受到的、第一人称承受的内容遵循规律。
批判
所谓的万法唯心。把心(意识)理解为本体论上的生成者。在观念论中,心(意识)只是一个建构环节,观念(idea)是场域的中心化产物。伪唯心主义骨子里是虚伪、暗弱的唯我论。尽管表象上它们是无法被我(自由意志)控制的,但它们归根结底是我所创造的,只是心灵服从某种规则。一般而言会认为有某种更高级本体性的力量(杂尘、业力、其他心灵、精神体)在干涉、影响我,在我创造出这些东西以后有东西把我锁住了。
只有在这种虚伪的唯心主义之上才会对魔法、灵力、神通、哲学真理有病态追求。世界是属于“我”的,但现在我控制不了它,所以我需要这些知识来解锁自己的心灵。这是一种自我归因、全能幻想,自恋情结。
这种伪唯心主义与真正的唯心主义(观念论)完全不同。不良居心的人会把后者说成前者然后批判,特别是这样对待黑格尔主义。把黑格尔说成是中二的魔法臆想者,说他有只要掌握了哲学真理、万物法则就可以控制万物的全能幻想。庸俗的伪唯物主义(梨子什么味道要尝尝才知道)批判同样庸俗的伪唯心主义。这种伪唯心主义是被刻意塑造出来的阿 Q 式的精神。
直白说就是高中教科书塑造出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苏马教科书。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常常被误解为这样一种伪唯心主义,把“故”理解为创造/创生关系,其实是一种揣测(speculate),冒险、投机出来的,有信仰一跃,真正的观念论是抓住一个内在的异质性概念的冒险一跃。它建立在这样一条逻辑上,即活动一定要以活动者为根据、任何活动一定要有它的载体。根基 Arche 的观念,而且这种活动是被第一人称确证的。
确实高中学的时候就觉得这种主张很愚蠢,怎么会有号称哲学家还能这么愚蠢。
高级的唯我论是正大光明的承认自己是唯我论,它是悬置起整个背景性宇宙的有效性前提下,做一个观念论的突破。费希特的”我”是自我放置,自我布置、布署的能力是本体性(Ontic)的能力,但这种”我”(人的主体性)还不是自我意识,但后面必然会演化出自我意识来,但不是说自我意识无条件的就是创造性的力量。
没有任何哲学家会认为清醒的第一人称自由意识直接创造现实。费希特那里精神/自我设定了我和非我,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运动创造一些定在,都越过了肤浅的日常对心/意识的理解。意识只是运动着的实体的一个环节、一个侧面、一个特点,而不是这个实体本身就叫做意识然后把整个都创造出来。
即便把我思故我在理解为我思创生我在,如果对这个创生机制加以反思,说它是场域法则本身的符号学机制,那么还有机会成为费希特主义者、就可以思考唯识论。
梦境支持着这种意识形态——梦境是“我”创造的,但是心灵在其中不是自由的、疲于奔命的。更为精彩的是你能感受到其中的冲突状态,即继续睡、观看梦境的欲望与更沉溺于梦境中的欲望的冲突。
梦中无镜像(自反性)的反思,梦中的我会自动认同一个身份,然后被它牵引。你无法追溯梦境为你赋予的情境产生的前因。梦代表着符号学的闭合,因此梦更像是意识形态。为此梦比醒更原初,梦是 1-3-1,醒(现实)是在 4-3-2 与 4-3-3 之间震荡,认识论上的剩余的 1 就是大他者,它会反过来投射到场域论上,使其看起来是个融贯的大他者。主义主义的问题在于无法展示这种动态机制。
庸俗唯我论者看似很强大,什么都是我创造的,其实本质上还是攀附在场域论 1 上面的奴才,是依附权臣的小皇子。